非处方药(OTC)是指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取的药物。非处方药大都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有疗效、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公布一批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名单。
一般来说,非处方药都具有经过较长时间全面考察、药效比较确定、按照药品使用说明要求使用相对安全、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使用方便、易于储存的基本特点。按非处方药遴选原则,它仅适于可由病人能自我作出判断的轻度病症,用于减轻或消除一般病症的初始症状。
OTC是英文OvrThCountr的缩写,在医药行业中特指非处方药。非处方药分为两类,购买药品时,如果看到“OTC”非处方药标志是红底白字的为甲类非处方药,绿底白字的是乙类非处方药。甲乙两类“OTC”虽然都可以在药店购买,但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副作用相对较小。
红色标识的甲类药在临床使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安全性略低,某些药物可能对某些特殊体质或特殊病情的患者不宜,虽属非处方药,但最好在专业医师、药剂师指导下使用。乙类非处方药除了可以在药店出售外,经过许可还可以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但即使购买非处方药,也要严格按照适用范围和禁忌症使用。
另外,家庭非处方药不宜久备,不宜多备,在保管上要避光、防湿、低温、密闭,要经常查看、更换、确保备用非处方药的质量,切勿使用过期药物。同时,应该注意自身的病史,避免用药诱发或者加重其他疾病,对自身的过敏史也应该清楚;用药的时候应该根据年龄、身体状态等个体差异进行适当增减,比如老人和孩子。
(声明:本文版权归大众健康杂志所有,谢绝转载,侵权必究。)
如果您喜欢,就扫描一下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