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华田今年一口气带来了10个提案。其中,和医疗卫生相关的有4个,其他都是他从自身经历或者社会热点事件中引发的思考。
全国人大代表,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华田
甘华田两个月前左腿腓骨骨折,现在还需要拄着拐杖。一回到房间,他就忙着拿来一沓厚厚的提案,给记者拿来水果饮品。但他自己顾不上喝水,就开始聊提案。
“去年我提了要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提到自己被采纳的意见,甘华田难掩自豪。今年,甘华田同样带来了几个跟绿色生态、环保监督相关的提案。
其中一个是“加强对养殖业抗生素监管的建议”。甘教授说,他自己是一名医生,在问诊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些病人肝功能异常,但排查多种常见因素之后却得不到答案。
经过研究,他认为很有可能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的恶果开始作用在人类自己身上。“养殖业者一般爱加两种东西,一种是抗生素,用来防病,另一种就是生长激素,长得快。人吃这些动物,残存药物的残留就会损伤肝功能。”
“工业化、大规模养殖中,如果不用抗生素的话,一旦发生瘟疫,损失很严重。所以养殖场大量使用抗生素,直接后果就是残留在肉里面、抗生素通过动物排到江河湖泊,产生耐药菌。”甘教授认为,这些后果最后都会作用在人身上。“耐药的细菌,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再用抗生素的时候就没有效了。可能以前农村孩子有炎症打一针青霉素就控制好了,但现在城里人打头孢都没有效果,就是耐药菌多。”
甘教授建议,需要尽快制订养殖用抗生素纳入处方药的管理办法、加强抗生素替代和检测的相关科技研究。
在医疗卫生领域,甘华田教授也提了几点关于修改《执业医师法》的建议。其中有一条“取消或放宽执业医师注册制度,给医生全国通用的‘驾驶执照’”,也来自于自己的职业经验。
甘教授介绍,我国现有“医师法”规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必须在注册的执业地点、按照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也就是说,医生在例如列车上、飞医院以外的地方,面对急诊患者进行救治很可能是违法的。
但《医师法》第24条又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医师都应当履行救治患者的义务,尤其对急危重患者。”甘教授认为现有《医师法》前后法规有相矛盾的地方。
“我曾经在外地遇到一个怀孕病人,但由于既不是我的专业范围又不在我的执业地点,我就不敢去了。”甘教授说,如果救成功的,叫“见义勇为”,万一失败了,医生则要付出极大代价。因此,他希望能在法律层面给救死扶伤的医生少一些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