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处方药 > 处方药种类 > 豫健科普走出健康误区用药须谨慎,

豫健科普走出健康误区用药须谨慎,

发布时间:2024/6/20 14:50:45   点击数: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nb.ifeng.com/a/20180425/6530018_0.shtml

学习健康知识,享受健康生活,建设健康中国。让我们一起“走出健康误区”!

有些人认为“非处方药”毒副作用小,不会出现问题,更不会有危险,便放心大胆地到药店里采购,不仅自己服用,而且还给家里的老人或小孩子服用。其实,这是不对的,因服用非处方药出现问题的案例并不少见。

什么是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简称OTC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

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

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

非处方药也有风险

非处方药并非意味着没有风险,只是与处方药相比相对较为安全而已,因为任何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只是程度不同。

如果病因不明、病情不清,最好先不要用药,非处方药也不要随便拿来就用,应该在请教专业人员之后,再决定是否用药、用哪种药。

如果自行使用非处方药后,有不见效或有病情加重迹象,甚至出现皮疹、瘙痒、高热、哮喘以及其他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药,去医院诊治。

医学专家提醒,服用非处方药物,特别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服用前必须请教医师。

风险因素主要有哪些?

风险一:药不对症。普通人作为非专业人士,有时候是难以判断病因或病情的,因此自行使用非处方药时可能会药不对症,极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例如,如果腹痛原因不明,就简单地吃止痛药,不仅可能没有效果,而且可能掩盖病情,影响及时诊断和治疗。

风险二:药物拮抗。有些药物如果同时服用,彼此发生拮抗,不仅药效相互抵消,而且还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例如,依那普利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最常用药物,阿司匹林是抗血栓形成、防治脑梗死及心肌梗死的最常用药,如果这两种药物同时服用,就会发生拮抗,降低药效。

风险三:药效叠加。有些不同的药物,里面可能含有相同的主要成分,或者具有近似的治疗功能。例如,有些人不了解药理药性,在感冒发烧之后,将西医的退烧药与中医的发汗解表药混在一起吃,结果发汗太过,会导致病情变化或加重。

风险四:酒的影响。许多药物不能与酒同服,否则会加重肝损伤、损害脑神经或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甚至发生生命危险。例如,使用头孢类药物前后,一定不要饮酒,否则有可能出现致命危险。

因此,即便是使用非处方药,也应该先咨询一下专业人士,使用前认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做到合理、安全用药。

本文部分知识参考自《走出防病治病用药误区》,主编刘道清,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吴玉玺陶永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cgamecard.com/cfyzl/1201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