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起,武汉、四川、黑龙江、西安等多地正式实施医保新政,当地民众因医保个人账户金额的减少而反应强烈。个人账户资金的减少引发市场对药店前景的担忧,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医保个账改革将导致个人账户资金出现实质性缩水,加上门诊统筹的低门槛甚至零门槛,药店客流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医保刷卡消费占比也会大幅下跌。
个账改革真会对药店产生上述冲击吗?药店客流是否会出现显著下滑呢?在医保改革以及疫情红利消失的环境下药店又该何去何从呢?
01门诊统筹下药店的准入要求
医保个账改革持续推进,占据药店营收半壁江山的医保个账收入将大幅减少,引发药店人对未来的焦虑。以往情况来看,“个账”在药店支出超亿。《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疗总费用.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医疗机构发生费用.45亿元,个人账户在药店支出费用.92亿元。
2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各级医保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愿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
申请条件方面,《通知》明确,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的定点零售药店应当符合相关要求,能够开展门诊统筹联网直接结算。统筹地区医保部门要优化申请条件、完善服务流程,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开通门诊统筹服务。
《通知》完善了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支付政策,明确参保人员凭定点医药机构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发生的费用可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等,可执行与本统筹地区定点基层医疗机构相同的医保待遇政策。
在加强处方流转管理方面,《通知》明确要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加快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落地应用,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顺畅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定点医药机构可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开具长期处方,最长可开具12周。
关于医保结算周期,《通知》明确表示,原则上医保经办机构自收到定点零售药店结算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医保结算,并及时拨付结算费用。
鼓励政策与监管同时降临。《通知》明确要加强基金监管,通过日常监管、智能审核和监控等多种方式,严厉打击定点零售药店欺诈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预计医保局和药监局将对处方药销售加强监管,确保处方药的合规销售,有效遏制处方药的非法流通。这些措施将会改善药品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对定点药店在药品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医保结算的合规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02药店需求过剩,内卷加剧
我国定点医药机构达80万家,其中有4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和40万家定点零售药店。医保改革政策落地对于以往依赖普通医保销售的门店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即使被纳入门诊统筹,药店的市场竞争也将会更加激烈。
根据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年)》,截至年底,全国药店总数(不含连锁企业数量)为58.96万家,连锁化率为57.22%,药店数量不断增加,已逼近60万家。
但另一方面,我国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人口增长速度已经放缓。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年末全国人口约为14.12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也是我国人口自年(约61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僧多粥少”造成我国药店客流量正在下滑。根据瑞商网数据显示,年药店客流量明显下滑,从店均月均客流量看,样本门店年的店均客流量是.25,年的店均客流量则为.76,同比下降1.95%。值得一提的是,年店均客流数据包含年12月份的异常增长部分,但对比年店均客流量依旧有所下滑。
此外,根据发达国家药店店均服务人数人来算,我国实际只需要大约24万家药店,但我国药店店均服务人数不足人,也就是说现有的药店数量比实际需求多出来36万家药店,导致我国药店竞争越发激烈,行业越发“内卷”。
03机遇与挑战并存,头部连锁持续发力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许多药店在面对市场的挑战时就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具体来看,一方面当下行业内大型药店连锁企业通过自主扩张和兼并重组,不断扩大营销网络,实现跨区域发展,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一些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连锁企业逐步形成,借助其资本、品牌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迅速壮大。另一方面,随着基层医疗机构不断完善以及疫情的催化,以O2O电商购物平台购药方式为主的消费群体正在逐步形成,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尤其是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药店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市场份额占比高的药店更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小型药店由于规模小、资源有限,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因此,未来一批中小药店将被加速淘汰或兼并重组,而连锁巨头的市占率则将再进一步提高。
医保改革落地,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后,处方外流加速外流将给药店带来巨大增量市场。但也对药店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财税管理、执业药师水平以及药品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零售行业连锁化趋势加强,面对更具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连锁药店,中小型药店要积极探索多元发展模式,加强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小而美的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