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处方药 > 处方药使用 > 我的中医观

我的中医观

发布时间:2017-9-13 9:16:06   点击数:

中医的事情现在在互联网上有两派,一派是坚定的中医黑,一派是中医粉。我既不是中医黑也不是中医粉,学医8年,从医19年,我基本上都是以现代医学的技术来从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是对于中医我这个了解不太深入的学科,我只是从方法学上来谈我的观点。

我的核心观点:中医里面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是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发展。

不少人对中医的概念来自于自己的就医体验,或者好,或者不好。我自己亲身的经历是家人便秘多年,西药吃的时候好,不吃的时候不好,后来找一个中医喝了7付汤药,居然神奇地好了半年,让我对中医另眼相看。在妇产科的临床中,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我们以前的老主任林巧稚在世的时候,有一个产妇,多次孩子出现水肿,胎死宫内,3次以后,那个时候的产科大夫放弃了,再过了些年,主任看到那个产妇牵着一个孩子在东单附近的街上走,以为她抱养了一个孩子,一问却是自己的孩子,林主任仔细地去了解是怎么治好的,产妇告诉她是在同仁堂找了一个中医吃了中药看好的,医院妇产科用“新生儿溶血1号”来治疗胎儿宫内水肿的情况,但是许许多多这样的个例在告诉着我们现代医学很多未知的地方,中医也许是在发挥在神奇的功效。

中医其理论体系讲辩证,讲阴阳五行,如果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是毫无理论科学根据,因为无论是从分子角度、解剖角度,我们都无法用现代的科学来做证实。因此目前,中医和西医是行走在两条平行的路上,交叉点不多。

西方医学,或者说现代医学,在现在的阶段,我们逐渐从一个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方向在发展。什么是循证医学,就是我们目前越来越要凭证据做我们的治疗方案。一种药物有没有效果,要用的是随机对照研究(RCT)来进行评估,目的是为了去除安慰剂效益,而安慰剂效益,就是说当病人拿到一个不是药的伪药的时候,因为觉得药有作用,服用了以后,疾病也好了起来,这样的效益如果没有对比,那么一种药物是否真正有效,那就无法得到证明。同理,RCT研究也是证明一种手术或者其它干预措施是否有效的方法。理想状态下,是每一种药物和方法都需要进行RCT的研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规定,所有的药物在上市之前,必须要获得RCT研究证明其有效性。

中医根据其理论基础是要对每一个患者是辩证施治,因此中医大夫是要看患者的舌苔、摸脉搏、观脸色,辩证了以后进行治疗。市场上有某些中成药,但是是为方便处方而设立的,那同样也是需要辩证后根据患者的情况来施治。如果按照西药的方式来使用处方药,那我必然要问的一个问题有无RCT研究的结果,所以我其实是反对西医大夫在不懂辩证的情况下进行按照疾病来进行处方(参阅《请对滥用中成药说no》)。作为厂商来说,当然是希望药卖得越多越好,有的时候就存在着扩大药物的适应症的情况,在中成药处方上写着药物来治疗一个西医诊断的疾病,这我认为纯粹是胡扯,比如说子宫肌瘤,在中医里面哪有这个诊断,如何确保每一例病人又是同样的一个辩证。如果要按照西药的方式,那么就请按照RCT研究来进行试验和研究。对于中医治疗,如果想要让现代医学界接受,也必须要按照RCT的方式来证明其有效性,虽然中医需要辩证施治,但是人群是可以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非中医治疗组的,如果可以用RCT的方法来证明有效性,也就向世界交了一份答案。否则发生板蓝根预防禽流感的笑话,也是研究水平低下的一个表现。

中医里面我个人认为是蕴藏着巨大的宝藏是可以挖掘的,我们需要投入做更大的研究,用现代的方法学来研究,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就是典型的从中医的药方中获得灵感,用现代医学的方法来找出疾病治疗的有效成分。现代医学开始深入研究其背后的分子、解剖、药理机制,从微观层面来了解其为什么,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研究也让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从西医看中医,很多的理论说不通,无法解释,个人认为,两者以后需要做更多的融合工作,从基因、分子水平来了解中医理论背后的原因,多年前中医创建了一套类似黑匣子的理论体系,运作有效,现在的工作是需要了解黑匣子背后的谜。只有这样,中医才能在我们这一代继续得以传承和发展下去。

妇产科自由执业医师

沃医妇产名医集团联合创始人

龚晓明医学博士

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医师

医疗咨询好大夫网站:







































鍖椾含姣旇緝濂界殑瀹炴儬鐨勭櫧鐧滈鍖婚櫌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鍝鍖婚櫌涓撲笟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cgamecard.com/cfysy/52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