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药监局加快常态化审批步伐,越来越多的常用药品制剂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对于这些非处方药,人们无需凭医生处方,可直接购买。
非处方药就不存在风险?人们使用时又要注意什么?医院医院门诊部主任黄德华主任医师、健康管理中心陈玉辉副教授对此作了相关解读。
非处方药(OTC)是指消费者可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取的药物。非处方药大都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有疗效、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公布一批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名单。
一般来说,非处方药都具有经过较长时间全面考察、药效比较确定、按照药品使用说明要求使用相对安全、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使用方便、易于储存的基本特点。
非处方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主要包括解热镇痛药、治疗感冒药、镇咳祛痰药、胃肠疾患用药、驱蠕虫药、解除鼻黏膜充血药、抗过敏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药、滋补营养药、体外自我诊断试剂等药品。
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都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通用名、商品名、使用时间、疗程、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患者服药前,必须精读这些信息。
使用非处方药须参照药物说明书上的规定,对症服用,严格掌握用量和疗程,不能随便改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按时定量用药,尽量减少联合用药,不要多药并用,或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品种、随意加大剂量,或随意停药。
如果用药后不见效或有病情加重迹象,甚至出现皮疹、瘙痒、高热、哮喘以及其他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药,去医院就诊。
另外,家庭非处方药不宜久备,不宜多备,在保管上要避光、防湿、低温、密闭,要经常查看、更换、确保备用非处方药的质量,切勿使用过期药物。
同时,应该注意自身的病史,避免用药诱发或者加重其他疾病,对自身的过敏史也应该清楚;用药的时候应该根据年龄、身体状态等个体差异进行适当增减,比如老人和孩子。
文/本报通讯员吴志
图/源自网络
药品也是有“身份证”的!是否真假四种途径可以查询纠偏!吃进口药病不一定好得更快这五种情况必须对口服降糖药说“不”别以为板蓝根是“良性药” 乱服的危害真不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