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处方药 > 处方药储存 > 真相救了多少人手把手教老爸老妈识破

真相救了多少人手把手教老爸老妈识破

发布时间:2017-10-20 9:35:31   点击数:

看点

  

快到春节过年时,保健品市场也随之变得格外红火,然而羊晚君担心的是,这个鱼龙混杂的市场上总是会混入许多骗人的“神药”,把自己吹嘘得神乎其神,事实上却是挂羊头卖狗肉,甚至危及生命健康。与其老怕家里的长辈无辜上当,不如看看以下文章,手把手教他们几招简单的辨别方法来得安心!

看到这些广告词,就要当心了!

对于保健品之类的健康产品,以下这些广告词的出现可能伴随着骗局,需要格外警惕:

“绝对有效”

由于混杂因素众多,因果关系难以判断,在医学研究中往往难以得出非常确定的结论。即使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某种可能的联系,通常也需要很多进一步的重复试验和深入研究才能确定。因此,当广告中出现非常绝对的论断和保证时(例如%有效),这很有可能是没有根据的夸大宣传。

“无效退款”

这是“绝对有效”的一个常见翻版,而且更具煽动性。

此类产品认定消费者发现产品无效也不好意思去退款,或者不让消费者有地方去退款。

“包治百病”

疾病的背后有多种多样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因此不同的疾病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没有哪一种东西是可以同时治疗各种不相关疾病的。

否定主流治疗手段

通过偷换概念等方式夸大现有常规医学治疗的危害。例如一些广告宣称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服用的药物会造成“终身依赖”,而事实上需要每天用药根本不等同于药物依赖。

这种虚假宣传利用了人们对于长期服药的恐惧。其实,遵医嘱坚持服用药物的慢性病患者,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和不坚持服药的慢性病患者相比,预期寿命的生活质量更高。

“不手术,不用药”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它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也不能替代药物和手术成为治疗疾病的手段。

一些情况下,为了真的表现出疗效,这些保健品中可能违规添加药品,使用这样的产品有很大的健康风险。为增加利润,违规添加的通常是廉价、副作用相对较大的药物,违规添加的成分不会注明,其剂量也是未知的,而消费者通常不会对保健品严格限制用量,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药物过量,带来更多毒副作用。

个案说明与专家推荐

与大规模的统计数据相比,用个案说明产品功效的证据强度是非常弱的。即使广告中的现身说法是真实的,个案的情况也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难以证明所宣传的产品真的起了多大作用。同样,即使广告中推荐产品的专家是真的,他的个人观点也不足以说明多大问题。在循证医学中,专家意见与个例报告一样,都是权重最低的一类证据。

很多骗人广告的专家都由演员扮演

上图“演员”就来自美剧

“纯天然”和“毫无副作用”

宣称纯天然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样的宣传语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错误的暗示:天然的物质更加安全。而事实上,天然的添加物也可能有毒副作用,而且由于天然产物的成分更加复杂,它们的安全性或许反而不那么容易控制。

理论上讲,任何可以对机体产生额外影响(即“功效”)的物质都有发生副作用的可能,即使是保健食品,也没有绝对的安全。“毫无副作用”与“绝对有效”一样,都是夸张的断言。而且,这样的宣传容易让人误以为这些保健产品不需要限制剂量。

“最新科技”和“祖传秘方”

故意使用难以理解和神秘化的词汇描述产品同样值得怀疑。例如在广告中用纳米、量子、磁场、生物电、基因等概念描述产品,却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解释。

以上宣传同时也违反了药品和保健品广告的相关规定,属于违规宣传。

到底是保健品还是药品

很多健康产品宣传时会混淆保健食品和药品的概念,要分清一个产品究竟是保健食品还是药品。

合法的保健食品包装上印有包含“保健食品”字样的“蓝帽子”图案。年及以前的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格式分别为“卫食健字(年份)第xxx号”和“卫食健进字(年份)第xxx号”。从年开始,新的保健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国产),以及国食健字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进口)。

而合法的国产药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进口药品则为1位字母(H、Z或S)+8位数字。

批准文号就像是药品和保健食品的身份证,如果在包装上找不到这些信息,产品就很有可能是违规生产的“黑户”了。

利用产品的名称和批准文号信息,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验明产品正身。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可以根据产品名称和批准文号查询保健品和药品的注册信息。如果产品使用了伪造的批准文号或批准文号已被注销,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就可以发现。

此外,还可以在国家和地方监管部门的网站上查找与产品相关的新闻与公告,了解产品是否曾有违法和安全风险报告的记录。

在国家药监局网站的“曝光台”栏目也可以浏览近期查处的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违法情况。

此外,对于任何保健食品和药品都应当采取谨慎的态度。即使是靠谱的产品,使用不当也可能带来健康问题。在决定开始服用某种产品之前,最好能咨询医生、药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士的意见。

药品的包装(标签)就像它的身份证,上面有它的名字、生日和身份证号,读懂这些,我们就能对一种药物有一个基本而又全面的了解。

通用名

在中文的包装盒(标签)上,最为硕大的一个名字是药物的通用名。这相当于一个人印在身份证的大名,无论他有多少个其他花哨的名字,他的大名都只有那一个,可谓“穿上马甲照样认识你”。

根据通用名,我们会读出药物的有效成分。如果只有一两种成分,就会把成分的全名写在其中;而如果是多种成分的话,就会采用简写(例如治感冒常见的酚麻美敏片,“酚麻美敏”4个字分别代表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右美沙芬和氯苯那敏这4种有效成分)。

商品名

在药物通用名的上下,还有一个印得比较小的商品名。商品名相对通用名更好记忆,而且其中很多都可以帮助人理解药物的用途(例如“泻立停”),因此生活中人们普遍使用这个名字。至于为什么商品名印得那么小嘛……这是规定,防止企业用花哨的商品名和注册商标来忽悠消费者。

批准文号

如果通用名是药物的大名,批准文号就是它们的身份证号。药品的批准文号代表国家允许该种药品在国内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对于国产或在国内分包装的药物,其批准文号都以“国药准字”开头,后跟不同的字母(H:化学药,Z:中药,S:生物制品,J:进口分装。总之就是拼音首字母)及8位数字。如果是直接进口的药品,则没有“国药准字”,直接就是字母+8位数字。每个批准文号对应唯一的药品,可以在国家药监局的网站上查询到相应档案。只有有这个“身份证号”的,才是在国内具有合法身份的药物。

这里要特别注意,标有“卫食健字”并带有“蓝帽子”标志的是保健品而不是药品。

非处方药

看完姓名和身份证号,我们再来简单地鉴别一下药物的安全性,也就是它是否是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标志是一个写有“OTC”字样的椭圆形,这种药安全性相对较高,不用医生处方也可以自己买来用。

进一步说,非处方药的安全等级也有差别,可以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甲类用红色表示,安全性稍差,使用时要更加谨慎;而乙类用绿色表示,安全性更好。在黑白印刷的标签上,则通过OTC标志右下角的“甲类”/“乙类”字样加以区分。

如果没有“OTC”标志,就说明该药品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才行。

保质期、批号

最后我们再来







































长春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颠疯是怎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cgamecard.com/cfycc/89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