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接触所谓的预防痴呆方式有很多,药物、运动、保健品等等,但是这些真的能预防痴呆吗?最近明尼苏达州循证实践中心(EPC)的一个研究小组,回顾了4种干预措施在预防认知功能衰退、轻度认知障碍(MCI)和临床阿尔茨海默病痴呆方面的有效性。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了解他们的研究结果,看看以上几种方法是否真的能预防痴呆。
研究共回顾了体力活动、各类处方药、非处方保健品和认知训练对认知衰退和痴呆的预防效果。
1、体力活动
在系统回顾中,研究者共回顾了16项关于运动的研究结果,涉及的运动类型包括有氧训练、阻力训练和太极拳。与无活动的对照组相比,研究者并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短期单组分干预的有效性。不过,研究者也发现了低强度的证据,表明同时结合不同类型的干预措施,可以让认知功能结果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接受过运动、饮食和认知训练的干预者,多领域神经心理测试表现提高了25%。
2、认知功能训练
在认知功能训练方面,研究者共分析了11项研究,这些研究纳入的患者在入组时认知功能可为正常或轻度认知障碍。系统回顾发现,认知训练可以预防痴呆的证据并不充分。另外,尽管认知训练似乎为健康的老年人提供了一些保护,但并没有提供更广泛的认知或功能上的获益。
具体而言,在观察群体认知训练方面的证据时,可以看到患者在受训的领域有所提高,但这种训练的效果并没有扩展到其他领域。例如,记忆训练可以改善记忆功能,但并没有改善其他方面的认知功能。
3、保健品
关于处方药的系统分析共纳入了50余项研究,比较了处方药与安慰剂、常规护理、认知结局积极控制之间的效果。系统回顾提示,药物治疗对于认知正常或轻度认知障碍的人群没有保护作用。具体研究的药物包括痴呆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糖尿病药物、NSAID或阿司匹林、激素和降脂药物。
类似地,有38项研究比较了非处方保健品的效果,如ω-3脂肪酸、大豆、银杏、B族维生素、维生素D和钙剂、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复合成分保健品,分析结果发现,证据不足以证实任何补充剂可以降低认知能力减退的风险。
研究者认为,非处方保健品对于营养摄入不足的人群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并且迫切需要更多更大型的研究,来确定保健品的效果和临床意义。
健康生活方式与痴呆早期预防
以往有一些研究认为,在更早的时候开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于预防痴呆。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表了一份关于生活方式的证据回顾,并列出了可以减少痴呆和认知衰退风险的因素。在年的阿尔茨海默病国际会议上,来自柳叶刀痴呆预防干预和护理委员会的综合报告认为,全球痴呆病例中,有1/3可以通过9种生活方式的改善来预防(《柳叶刀:改变9种生活方式,预防1/3的痴呆》)。
可修饰危险因素导致痴呆的生命历程模型
通过生活方式来改变认知衰退和痴呆风险的证据逐渐出现,虽然研究者仍然正在寻找完整的以证据为基础的信息,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一些好消息的,现在人们可以做些事情来降低痴呆的风险。
总之,目前并没有哪种干预措施能够带来“逆天”的效果。人们更应该做的是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身体健康,包括控制血管危险因素、戒烟、糖尿病控制等等,避免社交上的孤立也可能是有益的。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纠正视力听力障碍以及避免使用增加痴呆风险的药物也很重要。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预防总比治疗好。我们需要开始思考痴呆,它不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而是可以干预影响的。
专家链接:
郭宗君,医院保健/老年病/全科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研究导师。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健康管理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北方慢病防治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脑功能信息与数据科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全科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山东省行为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委、中国老年学杂志编委、NeuralRegenerationResearch审稿专家。擅长脑心血管病、脑退化与认知障碍、高血压、糖尿病、眩晕、冠心病、动脉硬化、慢性支气管炎及老年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防治。
王志宏,医院保健/老年病/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老年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眩晕、老年认知障碍、老年睡眠障碍、呼吸系统疾病及老年多脏器功能不全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