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一盒连花清瘟搭售14种药#登上微博热搜。据了解,有消费者在某平台单独搜索连花清瘟或布洛芬均显示“暂无相关内容”,但平台售卖多款含有连花清瘟的防疫包,其中最贵的一款价格高达元。
对此,律师分析认为,此类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可能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事实上,为整顿相关行为,中央及北京、贵州、辽宁、广西等多地也已发布告诫书。目前,已有商家在整顿中受罚,其中,源通百姓平安大药房有限公司便因在电商平台高价销售连花清瘟于12月14日收到行政处罚告知书并被罚款30万元。
搭售构成违法违规
当前,随着多地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居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药房购买退热、止咳、抗感染、治疗咽干咽痛等“四类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市民对“四类药品”的需求随即迅速显现出来。据京东健康12月6日公布的数据,线上销量增长明显的药品主要包括感冒用药、退烧、止咳、抗菌消炎类药物,上述药物近7日成交额环比10月增长18倍。
市民需求激增,却有人对此动起了“歪心思”。据媒体报道,在老百姓大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