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维万心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经批准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的口服药物,填补了此前我国ATTR-CM治疗领域无有效药物的空白。
田庄医师为一位老年野生型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患者开出首张处方
氯苯唑酸软胶囊填补用药空白
资料显示,ATTR-CM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疾病,诊断率不足1%。其发病原理在于不稳定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异常解离并错误折叠,形成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心肌间质,长期进展会引发限制性心肌病和进行性心力衰竭。
“该疾病极易与心衰混淆,加之疾病认知不足,患者往往因为误诊、漏诊以及延误诊治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中国医医院院长、中国罕见病联盟副理事长张抒扬教授表示,近几年,医院陆续诊断出该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受到严重影响,临床诊断后平均生存时间仅为2~6年。“创新药物的上市及处方,改变了以往ATTR-CM无药可医的困境,为患者带来延长生命的希望。”
首张处方
医院携手罕见病联盟改善ATTR-CM患者生活质量
ATTR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发病症状不特异,往往需要不同科室的协作才能确诊,北京医院与中国罕见病联盟合作,在推动院内多学科诊疗(MDT)会诊方面共同展开探索。
“每周我们的罕见病团队会为各类罕见病患者进行MDT会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以往‘单兵作战’的诊疗转变为‘协同配合’的诊疗模式,形成优势资源互补,通过整合病人各方面情况,以期患者得到更全面、更周到的诊疗。”张抒扬教授表示,北京医院积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核医学科霍力主任在国内建立并推广ATTR-CM核素诊断体系,年启动ATTR-CM诊疗示范中心(CoE中心),医院展开合作,致力于将规范化诊疗模式在全国进行推广。“计划未来2-3年内,ATTR-CM标准化诊疗体系可以覆盖中国大部分省份和地区。”
据介绍,维万心于今年9月底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野生型或遗传型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以减少心血管死亡及心血管相关住院。据悉,基于该药物的突破创新性,以及对改善人类健康所做出的杰出科学创新,10月30日,维万心荣获盖伦奖(PrixGalienAwards)最佳生物技术产品奖。
(编辑:顾凡)
相关链接:
1、霍力:打造核医学科的“硬核”科技与人才
2、听听临床医生讲核医学——一例特殊类型的心肌淀粉样变
《中国核医学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