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1.食品∶随处可以买到的,补充7大营养元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质元素、纤维、维生素、水)
2.保健食品∶(1)强化补充营养元素;(2)按照中医药理论声称调整人体机能;(3)不能随处买到,俗称蓝帽子,卫食健字号
3.药品;治疗疾病,国药准字号
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区别食品、保健食品、药品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有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过。
第一个区别∶我们为什么要吃东西?是因为吃东西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质元素、维生素,等等。很多老同志在延缓衰老过程中,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比如说有的老同志说,我吃素,不吃肉了,这是不对的,血脂高低,跟人体的代谢水平有关,跟吃不吃肉无关,如果不吃肉,蛋白质没了,脂肪没了,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七大营养,少了哪一个都不行。
我虽然鼓励大家吃肉,但不是大块吃肉,本来代谢就慢,吃多了代谢不掉,也很麻烦,所以应该是少少地吃一点。不仅是肉,其他食品也是一样,多了一样代谢不掉。
食品是谁都可以买到的东西,跟保健食品、药品是有很大区别的。
接着再来说说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大类,一类是强化补充营养元素的,比如说蛋白粉,需要补充蛋白粉的人,很多都有偏食的习惯,所以很多老同志说,这个不吃那个不吃,这是不行的,每种东西都要吃一点。
保健食品都有一个蓝帽子的标志,只要一看到蓝帽子标志,就可以确定为保健食品了。保健食品是不能治病的,只能起到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
判断是否是药品也很简单,就是看看有没有"国药准"字号这样的标志。
药品又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种,处方药就是只能凭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开出的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这种药通常药理作用强并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其他潜在的影响,用药方法和时间都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或监护下使用,患者不可能随意在药店买到。
非处方药是指为了方便公众用药,不需要医师开写处方,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按药品标签内容、说明书,自行到药房或药店购买使用的安全有效药品。这类药毒副作用较少,而且容易察觉,不会引起耐药性、成瘾性。
非处方药又简称为OTC,可分为甲类和乙类。红底白字的是甲类绿底白字的是乙类。甲乙两类OTC虽然都可以在药店购买,但乙类非处方药(绿色OIC标)比甲类非处方药(红色OIC标)更安全,疗效更确切,不良反应更小。除了可以在药店出售外,还可以在超市、百货商店药品专柜等处销售。
(摘自《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太讲尘))赠阅涉老机构惠及天下父母
本篇已刊登在老年节特刊《金色芳华·山东老年人健康生活宝典》,六年来,《老朋友》杂志已成为备受中老年读者喜爱的刊物,杂志社举办的各类适老活动,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其中,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值此"敬老月"之际,推出老年节特刊《金色芳华·山东老年人健康生活宝典》中,除满足《老朋友》杂志订户的阅读需求之外,还将面向全省养老机构、涉老组织,以及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的老年人志愿者免费赠阅。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作为一份全心全意为中老年朋友服务的杂志,《老朋友》唯有不懈努力,助力更美的“夕阳红”。《金色芳华·山东老年人健康生活宝典》作为一本实用刊物,可以说是一本在手,应有尽有。希望社会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