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也许你想创业,或者感到好奇,怎样在商业世界里站稳脚根?当然,关于“品牌与战略”的诠释你已听过不少,但如果你对它们的“本质”感兴趣,不妨再多听一种。
本文中有些话简直专业得有些过分。“从社会问题发掘商业机会”“从商业机会到经营使命到形成战略,战略就是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战略落实为产品结构,下一个要解决的是用什么样的品牌来做它”“品牌是一种社会机制,包括风险机制、成本机制和监督机制,品牌的功能和本质就是降低这三个成本”诸如此类,你能看懂吗?但别急着停下来,它们或许能帮你看透“神话”的本质。
本文为华与华公司的知名营销人华杉在黑马营的演讲内容,原标题——《不要妄想消费者忠诚于我们的品牌!》
来源:i黑马
1首先什么是企业呢?企业,其实是一种社会分工机制。
我们讲经营战略前,先讲经营的哲学。讲哲学经常讲三个问题,叫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我是谁,是一个定位的问题。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战略路线的问题。在这之前还有一个问题,我为什么存在?你这个企业凭什么在社会上存在?因为你对社会有用。你满足了社会分工的一种需求。
我们经常说,“我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我就很反对这样的说法。因为与众不同,它是一种表现,它不是我们的目标。而且你自己觉得你与众不同,实际上我们之间的相同,还是远远超过我们之间的不同。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说我这个人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就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做一个企业,我们也要做一间对社会有用的企业。我们经营的一切,保证我们永远对这个社会有用,这个社会永远用得着我们。我们就能够保持这个企业的永续经营。
我们追求的是什么?现在我们创业者都追求的是成功。没成功的人追求成功。成功的人追求什么?成功的人都追求的是生存。就是能够永续经营,能够持久,能够传承。假定社会是一个企业,企业比喻为一个员工,企业就是这个社会的员工,它在这个社会找到一份工作,如果这份工作它干的好,它无可替代,这个企业就能够一直存在,如果哪一天另外的企业超过它,能够更好的胜任这份工作,这个企业就不复存在。比如说我们以前有手机通讯的这样一个社会分工,诺基亚一直满足的很好,它就越来越强,一直存在,突然有一天出现了一家苹果比它更好的完成这份工作,诺基亚就被社会辞退了。
我们思考企业的成长,并不是从增长这个角度来思考。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每年就三个报表,年年都看增长,每年都说我要今年增长多少,我新的增长点在哪里?但没有去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个医院好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