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核心知识宣传要点?
药品标签上印有“OTC”标志,该药品为非处方药,不用医生开处方,就可以购买,并按说明书使用。
#OTC到底是什么?#
OTC药,“非处方药”又称为柜台发售药品(overthecounterdrug),所以简称为“OTC药”。非处方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人们凭借自我判断疾病的症状,按照药品标签及说明书就可以自行使用。
这类药品通常疗效确切使用方便而且毒副作用比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可用于轻症疾病的短期自我治疗。
#甲乙类非处方OTC区别#
OTC药根据安全性的不同,又被分成了甲类(红标)和乙类(绿标)两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标”和“绿标”OTC药。
甲类通常在临床使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安全性略低,因此用红色警示,这类药虽属非处方药,但需要在执业药师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乙类的安全性相对更高一些,除了在药店出售,还可以在获得批准的超市、宾馆等地方销售。
#科学用药#
在购买和使用药物时应选用有国家统一标识的OTC药,注意检查药品的内外包装和有效期,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规定的用法用量,不要擅自超量、减量,更不要超时使用。如果有疑问,及时向医师或药师进行咨询。
非处方药虽说安全性较高,但至少相对于处方药而言。非处方药也是药品,同样具有药品的各种属性,因此非处方药并非绝对“保险”。同时,由于非处方药在使用时大多靠患者自己的判断,没有特定的医嘱,所以在应用时更要多加小心。
来源/健康内蒙古官微
原标题:《关于OTC,你需要知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