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动图,「星标」赛柏蓝
▍来源/赛柏蓝▍作者/阿妮娅除了GSK外,越来越多的外资药企正在进行拆分,企业已经不再热衷于当一艘超级航母,屡次反其道而行之。1新GSK来了近日,GSK宣布拆分,计划成立“新葛兰素史克”,专注于疫苗和特种药物,并计划在年中期分拆消费者医疗保健业务。首席执行官EmmaWalmsley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年以来为加强公司的研发和商业执行以及结构和文化变革所做的努力:“我们现在一起准备为新葛兰素史克和释放消费者医疗保健的价值。凭借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世界一流能力,新葛兰素史克将对人们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并在未来十年内为股东提供强劲的业绩和价值。”据了解,新葛兰素史克专注于开发疫苗和专业药物,预计其年的销售额为亿英镑,重点是传染病、艾滋病毒、肿瘤学和免疫学/呼吸治疗领域。与此同时,集团将包含公司的所有初级保健品牌,包括既定产品和吸入呼吸产品组合,将“优化盈利能力和现金产生,以支持对疫苗和特殊药物的投资。作为这种方法的一部分,预计将通过剥离或合作非优先品牌来进一步精简产品组合,”GSK在一份新闻声明中报道。对此,重庆多普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赵佳震认为:这是跨国药企的一个普遍趋势。事实上,这么做的不止GSK,比如默克将女性健康、生物类似药及部分成熟药品剥离入新公司OrganonCo.(欧加隆);辉瑞将成熟药品放入普强,与迈蓝合并……从世界战略的角度来看,分拆的核心目的是拓宽融资渠道、需求更高估值和提升运营效率。分拆后,各个营业主体专注核心业务,实现“术业有专攻”,增加了内部合作的正向协同效果,提升了资源的配置效率。2新部门,意在抢占下一层级的客户事实上,随着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对跨国药企的业绩影响日益明显,国内的医改政策也会影响着跨国药企的决策,跨国药企通过分拆的方式,布局OTC和消费者保健业务,或许有隐藏其后的深意。“比如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两个重点医改政策,使跨国药企原先拥有的价格红利和市场红利逐渐减弱,另外就是从价格体系来讲,外资企业的药品因为有品牌优势而价格较贵,毕竟他们做了大面积的学术推广,但是因为几轮国家采购,让外企不得不让出价格的利润,他们也很难大力维持后期的学术支撑。”赵佳震坦言。他进一步表示:“因为带量采购,外企未必能竞争过国内的大型仿制药企业,在化学仿制药这块不占优势,可以去知名药企要分拆
发布时间:2022-6-8 12:32:22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