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读懂药品包装
通用名
在中文的包装盒(标签)上,最为硕大的一个名字是药物的通用名。这相当于一个人印在身份证的大名,无论他有多少个其他花哨的名字,他的大名都只有那一个。
根据通用名,我们会读出药物的有效成分。如果只有一两种成分,就会把成分的全名写在其中;而如果是多种成分的话,就会采用简写(例如治感冒常见的酚麻美敏片,“酚麻美敏”4个字分别代表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右美沙芬和氯苯那敏这4种有效成分)。
商品名
在药物通用名的附近,还有一个印得比较小的商品名,也就是这个药品的商标。商品名相对通用名更好记忆,而且其中很多都可以帮助人理解药物的用途(例如“泻立停”),因此生活中人们普遍使用这个名字。至于为什么商品名印得那么小嘛……这是规定,防止企业用花哨的商品名和注册商标来忽悠消费者。
批准文号
如果通用名是药物的大名,批准文号就是它们的身份证号——。药品的批准文号代表国家允许该种药品在国内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对于国产或在国内分包装的药物,其批准文号都以“国药准字”开头,后跟不同的字母(H:化学药,Z:中药,S:生物制品,J:进口分装。总之就是拼音首字母)及8位数字。
如果是直接进口的药品,则没有“国药准字”,直接就是字母+8位数字。
每个批准文号对应唯一的药品,可以在国家药监局的网站上查询到相应档案。只有有这个“身份证号”的,才是在国内具有合法身份的药物。
这里要特别注意,标有“卫食健字”并带有“蓝帽子”标志的是保健品而不是药品。
非处方药
看完姓名和身份证号,我们再来简单地鉴别一下药物的安全性,也就是它是否是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标志是一个写有“OTC”字样的椭圆形,这种药安全性相对较高,不用医生处方也可以自己买来用。
进一步说,非处方药的安全等级也有差别,可以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
甲类用红色表示,安全性稍差,使用时要更加谨慎;
而乙类用绿色表示,安全性更好。在黑白印刷的标签上,则通过OTC标志右下角的“甲类”/“乙类”字样加以区分。
如果没有“OTC”标志,就说明该药品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才行。
保质期、批号
最后我们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