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和疾病斗争,有时会得胜;医疗和死亡斗争,最终一定会失败。
《最好的告别》是阿图·葛文德“医生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这本书记录了阿图年过半百之后对衰老和死亡的一些思考。
在一开始阿图写道:这本书讲述了人类对付自身的生物学约束,以及对抗基因、细胞、血肉、骨骼所设定的种种限制的斗争。医学科学赋予我们反抗种种局限的非凡力量,这种力量的潜在价值是促使我成为一名医生的核心原因。但是,由于医学领域的人不愿意承认这种力量的有限而且永远有限,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我们给病人造成的伤害。对于医生工作者的任务究竟是什么,我们一直都搞错了。我们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保证健康和生存,但是其实应该有更远大的目标——我们的工作是助人幸福。
01高龄老人死在何处?
根据统计,美国人年之前,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家里。到20世纪80年代,这个比例降至17%。目前,在美国和整个工业化国度,对高龄老人和垂死医院和疗养院负责。
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传统家庭结构的瓦解,年轻人不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亲自照顾老人,而是通过市场经济来实现分工合作,年轻人去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照医院和疗养院负责。
从历史上看,对于老年人来说,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代了。代际之间的权力角逐通过重新协商而化解,方式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与其说老人丧失了传统的地位和控制权,不如说他们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权。
现代化并没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而只是降低了家庭的地位。它赋予年轻人和老年人一种更多的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
02医学和生命的目标
阿图在学校时,教授们一门心思地教导如何挽救生命,以为那才是医学教育的目的,眷顾垂死的生命完全是一个“界外球”。
恢复如初是大多数医学治疗的目标,那些医治无望的人该怎么办呢?医生们常常罔顾这一可能性,不肯诚实地面对衰老和垂死的窘境,本应获得的安宁缓和医疗与许多人擦肩而过,过度的技术干预反而增加了对逝者和亲属的伤害,剥夺了他们最需要的临终关怀。
因为我们的文化拒绝接受生命周期的限定性,以及衰老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我们的末期病人和老人才会成为无效治疗和精神照顾缺失的牺牲品。
医学无法改变死亡结局,但可以改变死亡体验。事实证明,救治失败并不是医学的无能,而是对生命进程的尊重。
“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是医治无望的垂死之人需要考虑的正确问题,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03脚才是老年人真正的危险。
每年有35万美国人因为跌倒导致髋关节骨折。
导致跌倒的三大主要因素是平衡能力差、服用超过4种处方药和肌肉乏力。没有这些风险因素的老年人一年有12%的机会跌倒,三个风险因素都占齐的老年人几乎%会跌倒。
家里有老人的朋友,一定要关心老人的脚啊。
04传统机构化养老院和“辅助生活”概念养老院的区别
我们似乎屈从于这样一个信念:一旦失去身体的独立性,有价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
在传统的疗养院,我们的老年人过着一种受控制、受监督的机构化的生活,一种保证安全但没有他们所关心的内容的生活。在这里,任务比人重要。
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
在理想的“辅助生活”概念养老院,允许虚弱的老年人尽可能多地控制他们的护理程度,而不是让护理规范控制他们。在这里,没有一个人被称为病人,他们就是房客,并被作为房客对待。在大多数方面,这里的服务同疗养院提供的服务一样。但是,这里的护理提供者明白,他们进的是别人的家——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权力关系。“辅助生活”的目标就是任何人都不必觉得被机构化了。他们相信无需因为生活需要帮助就牺牲自己的自主性。
“辅助生活”概念养老院的哲学是提供一个地方,使得住户保持与那些住在家里的人有类似的自由和自主——包括有权利拒绝出于安全的考虑或者机构的方便而强加的约束。
我们终于迈进这样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他们的工作不是以安全的名义限制人们的选择,而是以过有价值生活的名义扩大选择的范围。
05战胜老年生活的无聊和孤独感
在纽约一个年轻的医生,在一个传统的疗养院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从上班第一天开始,年轻医生就感觉到农场生活(他自己经营着一个大农场)和疗养院生活的强烈反差:农场生活轻快活泼、欣欣向荣,疗养院则体现了局限性、机构化,缺乏生活气息。他的见识折磨着他的心。作为初来乍到者,他在每间屋子里都看到了绝望。
他决心抗击疗养院的三大瘟疫: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
所以,医院引进了两条狗、4只猫和只鹦鹉,在每个房间摆放植物,拔出草坪改为菜园和花园,邀请员工的子女下班后来疗养院玩。这些举措带来了惊人的改变,老人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精神和身体重新焕发活力。
年轻医生解释道:为了使生活能够忍受,我们都需要献身于超越我们自身的东西,否则,我们只能受欲望的引导,而欲望是转瞬即逝、变幻莫测、无法满足的。最终,它们带来的只是折磨。
超越自我的需求,还在马斯洛“自我实现”之上。
06劳拉?卡斯滕森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这真的是一个完美的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科研实例。
年心理学家马斯洛发表了他影响巨大的论文《人类动机论》(ATheoryofHumanMotivation),提出了著名的人类需求层次。这个理论经常被描述为一个金字塔,塔基是基本需求——生存和安全的必需品,再往上是爱和归属感需求,再往上是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社会承认,最上端是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安全和生存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目标。
斯坦福大学的劳森·卡斯滕森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即在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框架下做出的突破研究,其研究的假设是: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当未来以几十年计算(对人类而言这几乎就等于永远)的时候,人们最想要的是马斯洛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东西,但当人们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