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赫章同城便民信息加
陆阿姨家住贵阳中天花园,昨天(9.23)下午,他的家里来了两位客人,这两位客人非常热情,还给陆阿姨带来了价值超过万元的礼物,可是陆阿姨的儿子非但不领情还叫来了警察。
记者来到陆阿姨家时,她家的茶几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盒子,陆阿姨说,这些东西都是家里来的那两个人送给她的。
陆阿姨:我在贵医立交桥遇到了董燕这个小姑娘,她说先给我报名,带我去领鞋子。
董燕(右)
记者了解到,董燕当时非常的热情,一个劲的邀请陆阿姨去听讲座,陆阿姨说这堂讲座不但来了很多专家学者,上课的内容也着实让她开了眼界。
陆阿姨:她说这个人参很好,能够救命,这个是野山参18年以上的,只要元钱。
听到对方这么一说,陆阿姨心动了,因为对于她来说,现在任何东西都比不上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更何况18年的野山参只卖4千多元,这可是莫大的优惠。
陆阿姨:而且还要给我们白送红包,第二天他喊我抽红包,我就抽到元钱的红包。
这下这个讲座可算没有白来,钱没花多少不说,还领了个大红包,这让陆阿姨非常高兴,这时,工作人员又向他们介绍了一个好东西。
陆阿姨:他说这个金枪鱼软胶囊非常好,吃了以后对老年人、高血压、癌症病人都相当有好处。
听到这种东西有这么好的作用,竟然对癌症病人都有好处,这让陆阿姨彻底招架不住了。
陆阿姨:因为我家有癌症病人,我就想给他们吃,他本来是卖元钱,我拿这个红包钱凑起来,再花了一万多买的这个。
陆阿姨说,这么一算,自己不但没花多少钱不说,而且对方还要给自己送东西。“貔貅多元钱一个,他说送我3个,我觉得我自己没有吃亏我才买一万多块钱的东西”陆阿姨说。
除了价格昂贵的貔貅之外,工作人员还送了不少的好礼。“我买一颗人参4千多元钱,他送我的一个锅也值4千多元,他说我不会亏的。”
陆阿姨:工作人员很热情人很好
陆阿姨告诉记者,她之所以舍得花这一万多块钱,除了感觉便宜和划算之外,还因为这里的工作人员对她非常热情。
陆阿姨:他们对我特别好,每次都要送我,还要给我打车,我买的东西提不了,他们会给我送到家里面来。
贴心的工作人员、具有神奇疗效的保健品,还有不少价值不菲的赠礼,这些都让陆阿姨觉得非常值,可谁知回家之后自己的儿子却不高兴了。
陆阿姨:我家小儿子和我吵,我家大儿子就给我讲,这个是骗人的,电视上曝光过的,他还拿手机给我看。
随后记者在网上进行了查询发现,这个名叫澳益佰的牌子曾经遭到过食药监局的查处。对于这个名叫澳益佰金枪鱼油的软胶囊的产品,网友也存在许多质疑,作为保健品来说,只有辅助改善记忆力的效果,但是对高血压甚至是癌症病人都有良好效果,完全是无稽之谈。
陆阿姨:我现在晓得他们是骗人的了,我就要求他们把我的钱退给我。
陆阿姨的儿子报警了
当天下午,两名工作人员上门给陆阿姨送礼品时,正好遇到了她的儿子,气愤之下,她的儿子便将这两名工作人员拦下来,并报了警,随后产品方的一名负责也人来到了现场。
警察:我看一眼你的执照什么的在不在。
负责人:在的,叔叔阿姨家不喜欢要退,我们可以马上给他们退了。
这名负责人表示,他们的产品都是有资质的,陆阿姨也是自愿购买的,他们并没有什么问题。
记者:如果说这个只有保健功能的话,为什么要给他们说这个对癌症都有治疗效果呢?
负责人:我没有说过。
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只说过产品对增强免疫力具有效果,可是在产品的介绍里面记者看到,保健功能仅仅只有改善记忆力这一项。
记者:你们为什么把这些老年人叫去上课?
负责人:你没有权利管,没有权利问。
最终,这名负责人表示,既然陆阿姨不愿意再要这些产品,他们可以全额退款。
虽然钱是退了,但是对于自己的这次经历,陆阿姨有了不少感触。“希望这些老年人不要去买这些保健品,不要想到人家对你好,就相信他”陆阿姨说。
相关链接
保健品的三大陷阱
一些地方保健品市场乱象迭生,不良厂商把保健食品当作根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宣传,欺骗消费者,老年人屡屡中招。
第一招:诱
多数以免费量血压、邀请参加免费体检的名义接触老人,借机询问电话号码家庭地址等个人信息,然后进一步纠缠。
第二招:吓
用或真或假的数据,恐吓老人加剧对自己身体状况担忧,然后介绍自己推销的产品,虚构治病效果。
第三招:哄
组织老人免费体检、旅游,打亲情牌,在情感的感召下,让老人上当。有的平素节俭的老人碍于面子,最后只能购买价值不菲的保健品。
九成保健品虚假宣传
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大力整顿保健品市场,不断曝光违法行为,但市场中鱼龙混杂的现象仍十分严重。专家总结出保健品市场的三大乱象:
夸大保健品功能
我国批准的保健品功能共有27个,包括辅助降血压、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脂等,产品在宣传中只能宣传在审批时通过的功能,超范围的宣传都属于虚假宣传。
非法添加屡见不鲜
很多保健品非法添加禁用成分,尤其是减肥产品乱添加泻药成分的情况较多。
非法添加的药物含量不稳定,可能引发血压、血糖较大的波动,患者如果不知情,服用过量,甚至会危及生命。
假冒伪劣产品横行
目前,经过审批的国产保健食品有种,进口保健食品有种,但市场上在售的保健食品远超过这些数字,很多假冒伪劣产品“混迹其中”。
很多网站销售的进口保健品没有国家认证的“蓝帽子”标志,个别商家甚至编造保健食品批号、私自印“蓝帽子”标志以假乱真。
买保健品注意几个字眼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其定义为“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看到保健品宣传中有以下字眼,应特别注意:
误导1“迅速起效”
即使是药品,也不是都能迅速达到治疗效果。
如果服用后确实效果显著,可能是保健品中非法添加了药品成分,这些成分很可能廉价、副作用多,甚至可能已被淘汰。
误导2“治疗多种疾病”
保健品只能起到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不能代替药品功效。
误导3“彻底治愈某种慢性病”
糖尿病等慢性病在医学界至今尚未完全攻克,不可能通过保健品彻底治愈。
误导4“纯天然成分”
“纯天然”并不意味着无毒和有效,应合理使用。
中药是天然成分,但也要讲究药材的炮制和辨证施治。美国FDA提醒,非正规厂家生产的“纯天然成分”保健品可能隐藏处方药,长期服用很可能造成肝肾损伤。
那些宣称有“神奇”功效的保健品,应慎重选择。一旦服用后发现异常,应及时停用并就诊。
做到几点,让家人远离劣质保健品
无论是自己还是提醒父母,都应该从下面这几点出发,以免被不良销售人员骗了钱财、误了健康:
1.学习可靠、权威的养生知识
现在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各大平台上的“养生”信息良莠不齐,“谣言”时有发生。
要提醒家人选择权威、有专家指导的健康内容,不要轻信小道消息。白殿疯早期症状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